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许才军

2017-06-28 16:39:41来源:网络

  9,2002年12月,“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GPS研究” 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

  10,1999年12月,“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形变的GPS研究” 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壹等奖(4)

  11,1996年12月,“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监测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 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壹等奖(4)

  论文奖

  12,GPS Measurements Of Present-Day Uplift In The Southern Tibet,湖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2.12

  13,用大地测量资料检验青藏高原两种构造演化模式,湖北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996.10

  14,随机模型误差对函数模型选择的影响 湖北省测绘学会第五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湖北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94.10

  其它奖

  15,2014年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

  16,200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7,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8,200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2003年获首届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奖(科学技术类)

  20,2002年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

  21,2002年被评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

  22,1999年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

  23,1998年获全国测绘系统“测绘奖章”

  24,1998年被评为“国家测绘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5,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五、软件著作权:

  1)许才军,江国焰,王浩,温扬茂, 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估系统[简称AFERES]V1.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0SR056240, 2010

  2)李振洪、许才军,InSAR时序分析处理软件[简称InSAR TS] V1.0,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1SR019861, 2011

  六、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及学位论文

  1)李志才,多断层位错模式反演及其应用,2002.6 (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

  论文)

  2)董立祥,有限单元法及其在华北地区应变场计算中的应用,2002.6

  3)余祖锋,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2003.6

  4)程 璞,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2006.6

  5)丁开华,大地测量联合反演中的随机模型研究,2006.6

  6)王江林,InSAR中大气延迟改正的模拟研究,2006.6

  7)易长荣,利用数值流形方法模拟中国西部地区地壳运动,2006.6

  8)富宇宁,利用GPS和重力数据联合反演川滇地区主要断层、块体的运动参数,2007.6

  9)祝启刚,GPS 控制网中高差较大基线处理方法研究,2008.12

  10)刘 赟,大地测量数据反演断层参数的远近场模拟研究,2009.5

  11)林敦灵,基于InSAR数据的汶川Ms8.0级地震形变场的提取及分析,2009.5

  12)何平,应用 PSInSAR 技术监测鲜水河地区的地壳形变研究,2010.6

  13)黄甜,基于GPS观测量改正InSAR大气延迟误差的研究,2010.6

  14)宿勇军,汶川地震震后GPS连续观测站时间序列分析,2010.6

  15)刘绍卓,汶川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及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2010.6

  16)尹伟言,利用GPS研究汶川大地震同震与震后位移分离,2011.6

  17)王浩, 基于宽幅ScanSAR和MODIS数据融合的地表变形监测的研究,2011.6

  18)任中健,基于GIS的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断层危险性研究,2011.6

  19)先文娟,基于MAI和三角形位错的2003年Bam地震滑动分布反演,2012.6

  20)柳旭峰,利用视震源时间函数反演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研究,2012.6

  21)金童,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及其在华北区域地壳应变分析中的应用,2012.6

  22)尹智,曲面断层滑动分布和几何参数的协同反演,2012.6

  23)易磊,利用波形和位移场数据模拟研究震源破裂过程,2013.6

  24)邓长勇,利用线性-非线性混合方法反演同震滑动分布,2013.6

  25)孙正文,利用多尺度时序InSAR技术监测苏州地表形变,2013.6

  26)徐兆祥,糯扎渡大坝形变监测的多类数据处理与分析,2013.6

  27)陈慎,最小二乘配置法及其在川滇地区应变场解算中的应用,2013.6

  28)牛杰明,高频GPS在地震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2013.6

  29) 徐备,介质横向非均匀对同震及震后位移场的影响,2015.6

  七、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及学位论文

  1)李爽,多种数据联合反演的模式及算法研究,2005.5

  2)李志才,顾及地球结构的大地测量反演模式与应用,2005.5

  3)陈庭,球面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在地壳运动中的应用研究,2005.5

  4)张朝玉,大地测量反演若干理论问题研究,2006.5

  5)王华,利用INSAR研究青藏高原地区若干同震与震间形变,2007.6(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6)温扬茂,利用INSAR研究若干强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2009.6

  7)丁开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研究,2010.6

  8)汪建军,同震、震后和震间应力触发,2010.6

  9)王乐洋,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及应用研究,2011.6(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0)刘洋,顾及模型误差的震源参数InSAR反演,2012.12(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1)江国焰,利用库仑破裂准则评估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2013.6

  12)范士杰,GPS海洋水汽信息反演及三维层析研究,2013.6

  13)汪志明,GPS实时变形监测方法研究与形变数据分析,2013.6

  14)何平,时序InSAR的误差分析及应用研究,2014.6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八、出版的专著与教材

  1)许才军,青藏高原地壳运动模型与构造应力场(专著),北京:测绘出版社,2002

  2)许才军、申文斌、晁定波,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原理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许才军、张朝玉,地壳形变测量与数据处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许才军等,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理论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九、主要教学研究论文

  1)许才军、秦咏梅,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解析,测绘通报,2014(6): 124-127.

  2)许才军,大地形变测量学课程之教学改革,测绘科学,2014,39(7):163-165

  花向红,许才军,邹进贵,汪志明,向 东,信息化测绘创新实验平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32(7):153-156

  3)花向红,邹进贵,许才军,汪志明,国家级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测绘工程,2011, 20(2):73-76

  4)花向红,邹进贵,许才军,汪志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85-87

  5)花向红,邹进贵,许才军,汪志明,陈雪丰,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70-73

  6)花向红,邹进贵,许才军,汪志明,陈雪丰,信息化测绘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8-20

  7)花向红,许才军, 邹进贵, 汪志明,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创新与探索,2009,28(6):96-98

  8)许才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测绘通报,2007(11):74-77

  9) 许才军,黄劲松 花向红 汪志明 张朝玉,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测绘通报,2003,7(总第316期):59-62

  十、指导的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1,易长荣,中国大陆应力应变场的数值流形方法的模拟研究,2004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2,刘洋,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川滇地区的粘度系数,2007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3,牛杰明,高频GPS数据确定汶川地震同震形变,2011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4,熊丽武,中国大陆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和应变确定-以川滇地区为例,2012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5,肖卓辉,高精度地壳应变场建模方法研究,2013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6,许璐,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InSAR三维形变估计精度分析,2014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7,张彦栋,线性-非线性模型的迭代最小二乘解,2015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通用考博英语精品课程【节选】-1元领!

摸清考试命脉,有技巧有方法有准备地进入到考博英语中。

适用人群:对考博英语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想通过考博英语的学子们。

本文关键字: 武汉大学 博士 考博

关注新东方在线服务号

回复【考博真题】领取备考必看真题集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更多>>
更多好课>>
更多>>
更多资料